中國菜的概念

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能吃的民族,吃的最寬廣、最深、最大膽,也最細緻,幾乎無所不吃。中國幅員廣袤,山穿險阻,氣候、物產、風土民情等差異,形成了各地特有的不同口味。 早期的說法是南甜、北鹹;東辣、西酸,那是非常籠統的說法。

一般而言對於中國菜的大分法,早期為蘇、粵、川、魯四大主流。「蘇」即江蘇、浙江的菜系為主,但亦受閩菜的影響,粵即為廣東、潮州有許多閩的移民與中原來的客家菜,廣州因為最早開埠的港,所以受外國的影響最大。川為長江的上游,受西北、西南影響較大,而魯則受山東的孔府菜、宮廷菜的影響最大。以現代中國菜來看,大致可以細分如下:

一、北方菜:以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北平、天津為主,烹調方式以炸、爆、溜、扒、燴、燉、鍋塌、拔絲最為拿手,尤其擅長用醬,其中北平菜幾乎以小吃為其特長,大菜只有「北平烤鴨」。

二、南方菜:包括江蘇、浙江、上海,其中江蘇菜為一大支系,以揚州為主,並延伸到南京、鎮江、常州、無錫、蘇州,一般通稱為「淮揚菜」。浙江菜則包括杭州、寧波菜。其中揚州的麵點、無錫的船菜、蘇州的糕點、寧波的海鮮、杭州的清淡、上海的小籠饅頭等,都是南方菜系中的傳統特色。

三、粵菜:分為廣東、潮州、客家菜等,其中廣州開埠最早,受西方烹飪影響很大,因而用料、調味極為大膽且變化多端。潮州位於韓江三角洲,得魚蝦之利,講求原湯真味,客家菜重油、口味濃,烹調方式保守,亦最具鄉土味。

四、西南菜:包括四川、雲南、貴州三地。川菜重麻、嗜辣,吃起來回味無窮。貴州近川、湘,最有特色的是菌類,可做全菌席。雲南地處高原,用料近川味,但比川味更重酸輕辣,其特產為雲腿、大頭菜、雞宗菌及山珍等。

五、湘菜:就是辣,而且辣到底,所用的餐具,都是大盤、大碗、長筷子,比別的地方都要大上一號,不過整桌的酒席菜可就一點都不辣的。

六、湖北菜:蒸菜最能代表湖北菜的特色,湖北菜在口味上多汁、滾燙、入口即化,最能保存原味,主要的調味多用豆醬與豆豉,甚少使用醬油,不過現今台灣已不見純正的湖北菜。

七、福州菜:自成體系,主要以海鮮為主,最擅長使用紅醋和蝦油,福州菜的湯鮮味永,清淡宜人是其特色。

八、台灣菜:近四十年來,台菜的出身幾乎是以酒家(昔日餐廳的稱呼)的菜系延伸出來的,原湯、原味,以蒸、燉、略煎為主。

九、東北菜:以遼寧、黑龍江、松花江為主,著重山珍野味,由於地處天寒地凍的區域,更以酸菜白肉血腸鍋聞名天下。

十、塞北:包括西藏、新疆、青海、蒙古,以牛羊肉為最大宗,烹調以燒烤為主,吃法原始樸實,酥油菜,烤全羊是代表。